从公司开会讨论决定砍掉每个月十几万纯盈利的速卖通和ebay开始,亚马逊就成了我们团队的唯一收入来源跟希望承载!(虽然还有独立站,但是独立站的支付最终还是要跳转到亚马逊)亚马逊既然运营着,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就不能让他的发展停滞不前!
可是局面非常尴尬,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团队带领者没有一个人是懂亚马逊操作的——导致现在大家对亚马逊的把握还是一知半解,体系混乱。
人员换过,岗位调过,甚至调集了团队里的最精兵强将去研究。可是亚马逊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无论谁进去就会被琐碎所淹没,再也没有精力去从大的方向来把握亚马逊的运营!
我们也试图求助,带领一大帮人不计成本的飞到了深圳,可是发现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真正玩转亚马逊的人根本不屑于给我们指点——因为我们太low,根本没法指点,指点了我们也听不懂,理会不了!
只能靠自己了!拼了吧!
在这种形势下,公司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我从b2b完全抽调出来,不管b2b再发生天大的事情也不能对我有任何的精力牵扯!上班时间,b2b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找我,我也不允许踏足b2b的工作区域。有问题,就充分利用中午下班时间和晚上下班时间。
于是我来到了b2c,从研究每一款产品开始:
你们不敢拆的产品我来拆,拆开了才知道内部构造,才知道加工厂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材质质量的配件,才有资本去跟供应商谈判,拆开再组装,重复十几遍,ok,完全掌握;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背诵了行业三个品牌,六款产品的纯英文详细说明,并且尽可能多的接触到了其他的品牌产品的特点和卖点;死记硬背没意义,要把结合到我们的产品说明里面,于是我在给大家演示产品拆分组合的时候,把背诵的内容糅合了进去;
没见过生产流程,去工厂下车间,开车来回十二个小时,只为去车间参观几个小时,跟工人工程师交谈几个小时;
我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产品的学习,成为了产品专家!
然后,公司大手一挥,你去亚马逊吧!
ok,没问题,于是领到了公司其中的一个店铺账号,一头扎入了后台!
我给亚马逊团队许诺:我要用一周的时间,达到你们的操作水平,并且可以给你们一些指点!
不是吹牛,虽然这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操作后台,但是之前看了大量的截图和视频,后台的几乎所有功能我都已经了解,只需要对号入座就行了,所以,很快我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操作,一天!
然后就是亚马逊的基本的rule和guide,rule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亚马逊的冷酷是出名的,千万不要越界;
而了解了guide,我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同行的生存状态,因为愿意改变,敢于改变的人真的太少。这个方面通过我今天的那个文章得到了印证,有诟病这个文章的人都是因为我做的很多东西不符合亚马逊的guide,我对亚马逊的guide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基于此,我想说,guide永远是guide,不是rule,你可以按照guide做,生存无忧,但是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会被淹没,所以我要改变!
我们团队的信条是,要么100分,要么0分,所以,我们要做到极致!
我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结果,可能下个月我就发现我的思路破产了,因为方向错了;这是我最害怕的,所以开完会,安排完工作,就马上写出来,发给了我认识的二十几位在亚马逊摸爬滚打了若干年的朋友,希望他们给审核,千万不要出现硬伤,致命缺陷。好在,我对rule的了解还是很深入,没有犯忌犯规的任何因素,ok,够了,其他的方面我需要缴学费,需要试错,因为产品不同,思路自然不同。这个,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我规划好路线图,只有我自己!
我要感谢一个朋友,他看到我招募亚马逊高手的时候联系了我,看了我的店铺,用了几个小时,给我写了很多页的,图文并茂的意见稿,非常详细的阐述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方法,真的犹如雪中送炭,正是他,让我的思路浮出水面,让我的想法更加坚定!
我不知道我们的b2c之路,亚马逊之路会走成什么样子,但是我们会坚定的走下去!
跟b2b不一样,b2b的文章都是我试验了成功了之后才写出来,我有100%的信心在这里宣布,这是成功的经验!
b2c,我是刚刚上路,所以我写的一切都不是在传授经验,而是抛砖引玉,甚至可能连“砖”都算不上,可能只是糊墙都不行的烂泥巴!
我想找一帮这样的烂泥巴,一起走下去。
我想说为什么要砍掉速卖通?我们公司也在b2c的路上,我们自己做的网站效果比速卖通好,花的精力还是不够
我的公司也有同事在操作亚马逊。不过这个事实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公司觉得可行,就让他试了。现在应该是第三年,我看他并不是花主要精力在这个上面,当然我们这个可能是小打小闹。
不明白,后面全看懂了。就第一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每个月纯盈利十几万的,为什么要砍掉?
村长,亚马逊的地址放送一下。学习学习
一起努力,我们品牌也已经启航亚马逊,前期艰难的学习和研究亚马逊帮助文档和规则,参加了一二个基础培训,剩下的就是自己实战烧钱买经验了。
一直在如此
对新手太有用了
村长 亚马逊的店铺地址可以放出供学习下么?
这个不可能,不好意思,b2c里面不要谈产品和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