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外贸实战:看图说话

好像是有几个老师隔空喊话,让我拿出alibaba重新分配客户的证据,我拿出任何证据你们都会说我是PS的,我直接拿阿里派人士的答复来堵住这几个老师的嘴吧,提醒一下,以后出来水的时候一定要统一好口径,不然一边有人否定,一边有人承认就不好了!

 

这是阿里的人,没错吧,当然也有可能有人假冒,也有可能是临时工!但是,以alibaba那么强大的人员配备和公关能力,既然不来辟谣,就说明是真的内部人士了。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坦率的,总比躲着这个话题走来的好,更比睁眼说瞎话要好。但是你们既然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为什么不敢让供应商知道呢?为什么不敢正面回应呢?为什么还要忙着否认呢?

 

是呀,我们就是动你的客户了,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就是按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配,你也会收到其他的供应商的客户,当然前提是你的数据量够大!

 

你怎么看?

 

1.谁让你的数据量那么小呢,活该你只出不进!拼数据量吧,你们觉得你们拼得过谁?

 

2.有一部分人知道会重新分配,所以人家注册了离岸公司来操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都是实打实的客户啊,真实数据的那些位,你们怎么想?

 

3.同行挖客户天经地义;客户想找更多供应商人之常情;b2b向来寻找供应商的买家提供一些信息也是理所当然。可是一达通是一个代理公司吧,一个代理公司的最基本操守就是为供应商的客户保密吧?你们又如何能把一件违反职业操守的事情说的这么轻描淡写呢?

 

来自于alibaba的客户收到你们的推送也就算了,你们不是还让供应商把其他的客户也拿上来吗?

 

我想到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婚姻介绍所,一男一女通过婚姻介绍所介绍,相亲,开始谈恋爱了,这一点婚姻介绍所深知,但是毕竟是女少男多,为了吸引更多的男客户,来了男的还是要把男的不断地介绍给这个已经在恋爱的女人,并且告诉她这是我们根据你的条件匹配了更优质的男士!这里所谓的优质没有其他的考核,只是给钱多!

 

这个时候神奇的逻辑出现了:

 

产品说:找你的产品足够好,什么是足够好呢,就是比同行好,你的客户就不会被挖走!

 

我真的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傻,看看现在中国遍地的工厂的现状吧,大路货,同质化!你以为工厂的老板不想生产好东西吗?不想比同行高出一截?所谓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换代,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很困难,我做过工厂,一套设备800万,就是生产特定的产品,这个产品全世界都一样!

 

努力说:说的就像是努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样,而出现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不努力!

 

就像是切菜,我们是在努力的切好菜不要切到手,可是你却非要拿着刀追着我们砍,砍到了还要责备我们不小心,不努力躲闪!

 

还是那句话,丢不丢客户的确是能力问题,而是否主动推荐给客户则是职业操守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了,我记得写那几个文章的人还跟大家探讨过如何防范工厂抢自己的客户,不用探讨啊,努力就好啊!

 

不要提什么海关数据也有泄露的风险,有这个已经让人头疼了,合着你们的意思是,反正有海关数据了,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你们那么大气,为什么不直接把自己的客户公开给同行呢?只要产品好,只要够努力,就不会丢客户的。

 

我狭隘,我小气,我矫情,我要做的是好好地捂着自己的客户,好好维护好他们,能减少风险就减少风险,因为这是我的饭碗!

 

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外贸里面最让业务员纠结也最耗时的环节是什么?

 

价格怎么报,加多少钱,加多了客户会直接跑掉,加少了没利润,老板还不高兴;

 

客户来砍价,到底要不要降,不降怕客户跑了,因为还是真的有点余地,降了呢,怕客户只是随口试探,让客户觉得我们还要很大的余地!

 

我想不明白,这么纠结的环节你都能搞定,为什么要选择通过别人来操作呢?

 

如果我没记错,一达通上线全自助服务平台是13年,这个时候alibaba已经开始让供应商使用一达通,效果甚微;于是14年5月开始实施补贴,发现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个时候才慢慢的冒出来一个信保,信保是2015年1月正式上线,我可不可以认为这也是逼着大家去做一达通的一种策略。我问一句,如果没有信保的评分因素,有多少人会走一达通?

 

而现在,所谓的逢人就说的什么信保解决不信任的问题,信保提升中国制造形象的问题,只不过是装饰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吧?

 

中国外贸那么多年,一直是飞速发展,那个时候没有信保,客户跟供应商之间不是合作的好好的?外贸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体系还是相对健全的,国际支付体系由银行作为担保人(LC)的规则也已经非常成熟,真的需要信保吗?要知道现在的信息比以前更加透明!

 

09年,alibaba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化工骗子,当平台收到投诉的时候,把账号一关了事,自保;我想知道,有了一达通之后,再出现骗子,一达通会怎么办?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质量纠纷的时候一达通又会怎么办?

 

不要再跟我提什么要么适应,要么滚蛋这种鬼话,我已经说过几百遍,我承认alibaba在b2b方面的统治地位,我也说过,如果某些企业就是指望alibaba的询盘活着,就好好遵守他的规定,因为你是靠人家活着!

 

还有提醒跟我争论的各位,好好看明白我写东西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有立场,就如同‘我到底做不做一达通’里面提到的海外仓,我完全是客观的描述,没有任何的贬低成分,因为我很认可这种方式,我也在文章里说了,这是b2b的趋势,而且我把他作为我们公司的一项战略在实施,下个月去美国就是为了跟客户部署海外仓!

 

我写的所有东西都是我想的,我背后没有任何策划团队,我的确是中国制造网的特约讲师,可是听过我讲课的人都知道,我从来没说过中国制造网一句好话,我甚至当着他们的工作人员告诉学院说,所有的b2b平台都是一路货色!

 

我希望你写文章参与讨论的时候也能真正表达你所想的,千万不要口不对心,口是心非!

 

因为我绝对不相信一个一线业务或者一个公司老板可以大方到让一个平台拿着自己的客户资源重新分配!

 

用反驳我的文章下面的留言截图结束这篇文章:

 

 

我不代表正义,我也代表不了正义,但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事实证明,大部分人跟我想法一致!

 

我也不伟大,也不是想为广大的企业争取什么权利,我没有那个资格!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一些原本他们应该知道却没有人敢说的事情。

 

说我是这个托,那个托的人也省省吧,找找我之前写的原创文章,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一线;

 

你说你做了十年,他做了十年,我什么都不说,我只拿出我的800篇外贸原创文章告诉你,什么叫做坚持!

 

你可以瞧不上那800篇里那些内容,但是你必须看到里面的那份坚持,因为你没做到,而我做到了!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紫气东来
7 年 前

写得挺好 支持下

加速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