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明确表态不要应届毕业生了,这种貌似歧视的决定里面充满了无奈,应届毕业生被打上了眼高手低,上手慢,培养成本高,流失几率高的标签。有一个老板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帮孩子,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认为外面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他们不知道社会是怎么样的,提供第一份工作的人往往成为他们的敌人。
当时现场有好几个老板,另外几个人听到这段话,拍手称好。
可是想想,这是应届毕业生的错吗?
不是,他们只是现在大学教育的牺牲品罢了,我记得我01年学外贸的时候,教材居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版本,可笑吗?要不是02年的元旦一不小心一头扎入到了外贸实践中,估计毕业之后我也会迷茫的无所适从。
还有一个情节值得一提,05年,我进入了一家外贸工厂实习,做的实习报告是外贸风险分析,在做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居然被两位考官质疑,说什么,一个注册资金只有几十万的小企业如何有资格出口,说什么这么小的企业怎么可能做那么多信用证……
我毫不犹豫的鄙视了他,结果差点不及格没法毕业。我很记仇,本来要参加毕业十周年的聚会,听说他会去,我果断的拒绝参加。
外贸教育,再不革新,只能让这些无辜的孩子浪费掉宝贵的四年,毕业后却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
教材落后,教师意识落后。这是外贸教育最明显的弊病,据说外贸教材每八年才更新一次,更新的那帮人都是从来没有外贸实际经验或者若干年前有一点经验的理论家,他们编出来的教材会有用吗?大部分外贸系的老师也是没有什么外贸实际经验,落后的教材加上脱节的教学,效果就只能呵呵了。
而且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似乎外贸教学从来没有把外贸看做是一种销售,所以关于销售有关的知识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例如沟通方法和技巧,例如行为心理学,例如谈判的一些实际教学,完全跑偏,把教学内容集中在了语言和经济学方面,这是要培养国外经济学研究员吗?
外贸是一项实际工作,说白了就算是学到了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也需要自己上手做才能彻底掌握,所以,模拟训练就会非常重要,结果呢,我记得我们毕业的前期会有一个模拟操作,用的是simtrade,因为我有实际的经验,所以感觉小儿科,但是一帮同学模拟到头大,老师又完全不重视,好像也没有什么实际操作心得,大部分人都草草了事,错过了唯一的一次可以训练自己的机会。
2013年,2104年曾经在学校讲课,每周一堂,除了讲一些实际经验之外,也会建议他们去自己补充一些方面的知识,或者去寻找某些方面的兼职来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这或许是他们自我提高最好的方法了。
但是,没有几个老师会给出恰当的建议和职业引导,这帮孩子自己能想通的又有几个呢?
不过,总是有可喜的变化,参加某个第三方服务商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外贸教学组的某位主任上去讲了一段话说,我们正在跟一线的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尽量去赶上最新的外贸变化,并且邀请优秀的企业人才进入课堂,让学生们学到实际知识,务求使他们进入企业就是可用之才!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参与到改革中,不要浪费孩子们的四年美好时光!
对啊 想想以前大学教写的开发信就好笑 以前公司一个刚毕业的就按那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