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也就是非常懂得换位思考。这应该是业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通过这项技能我们可能会获知到客户的想法,疑虑,甚至需求。
熟练掌握这门技巧的业务表现为情商很高,说话好听,做事好看,让与之打交道的人说不出的舒坦。
可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善解人意”都值得鼓励,因为很多看似善解人意,实际上却是不作为的借口罢了。具体症状如下:
打电话不好吧,万一客户不方便呢?万一客户在忙呢?反正意思是我不打,我就是不打。
坚持要有度,不然过犹不及。
度?多少才是度呢?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度就是不做,根据我们自己还有我辅导的数十家企业所统计的未成交客户画像来看,因为跟踪不紧密,不够坚持丢失的订单,远远多于因为跟踪过于紧密而丢失的订单,比例大约是99%对1%。
我不能问这个问题,万一客户尴尬怎么办?
就是因为这个借口的存在,外贸里面才充斥了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明明可以直接问客户的问题,非要自己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您能否告诉我您还有哪些疑虑呢?您能否告诉我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符合你们的合作伙伴的要求呢?您能否告诉我您为什么不选择我们而选择A吗?
开口问,哪怕只有1%的机会,也是希望,不问,客户主动讲的寥寥无几。况且,我的实践证明,大胆去问,获得的绝对不仅仅是1%的机会,我获得答案的概率是50%以上。
就如同前面所讲,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度在哪,我能做的是,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无论遇到多么难搞定的难题,我都再坚持一下!
我记得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我们探讨很多问题,并不是要拼命学着把梳子卖给尼姑和尚,把打印机卖给农夫渔夫,而是把我们的产品卖给真正有需求的人。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推崇那些看起来供应和需求风马牛不相及,得来不易的收获呢?是真的因为那样的坚持,看似有点盲目,看似有点赌博,看似有点绑架客户,真的一定会带来成功吗?
不是的,我们推崇的是那种明明已经看不到希望还要继续坚持一下的勇气和决心,很多时候,就是多坚持的这一下,让人生出现了极大的差别。
外贸就是销售,就是要面对拒绝,客户会因为不了解我们而拒绝,会因为受骚扰过多心情不爽而拒绝,会因为怕麻烦不愿意更换供应商而拒绝,但是这种拒绝代表了没有需求吗?这种拒绝意味着我们后续要做更多的说服工作!
我们推崇的是大胆向前,勇于承担责任,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畏惧心的那种气概和豪情
而更多的人,在做或者不做之间犹豫的时候,“善解人意”之情袭来,轻易退却,轻言放弃,当然,理由冠冕堂皇。
美其名曰,为客户考虑!
这么善解人意,为客户考虑,为什么连稍微思考一下,分析一下,用心的做一份可以打动客户的solution都不肯呢?网上的方法不够多吗?
这么善解人意,为客户考虑,为什么那么多人连客户那么关心的货期问题都搞不定呢?当我发出一篇文章来说要为客户明确货期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各种借口来声称自己无法做到。
这么善解人意,为客户考虑,为什么那么多人每天还要发一些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邮件去骚扰客户呢?
鸡汤或者毒药,网络上有太多,很多人觉得自己营养过剩,不需要再进补,我想说,错了,绝大部分人都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营养完全不吸收或者百毒不侵,文章看了很多,道理似乎懂了很多,可惜,文章千言,如风过耳,我还是我,我从来没有改变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舒适区是由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人们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共同作用形成,在这个区域里,人们常常感觉放松,不愿被打扰,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自己的为人处世模式。
但是,这种舒适大多数时候是短暂的,现实中有很多事会侵犯到我们的心理舒适区,这个时候的反应各不相同,绝大部分人看到侵犯会变得恐慌,焦虑,完全无所适从,这个时候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是必须的,总不能一直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
还有一些人看到侵犯会启动学习机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沉溺在舒适区太久而懒惰了,危机感降低了,保守了吗?我需要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吗?我调整之后的自己是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吗?
两种情况均无对错,只是看你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