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这些数据你绝对没看到过

2017年11月4日,122届广交会圆满闭幕,利贸咨询项目组人员亲历了三期,有诸多的感受。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私人感受和官方统计数据结合起来,给大家全景展示122届广交会。

在广交会上,利贸咨询的市场调查员走访了几百家家外贸企业,得到了几乎同样的答复:

这届广交会感觉人数多了!

真实情况怎么样呢?

看一组数据:

表一:近10年历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统计
采购商人数
春季 秋季
2017 196,490 191,950
2016 185,596 185,704
2015 184,801 177,544
2014 188,119 186,104
2013 202,766 189,646
2012 近21万 188,145
2011 207,103 209,175
2010 203,996 200,612
2009 165,436 188,170
2008 192,013 174,562
2007 206,749 189,500

恭喜你,答对了,人数真的有所增加,广交会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09年中国外贸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那一年中国的所有行业价格暴涨,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所以春交会立马显现了出来。

实际上到了2010年,就已经恢复了正常,另一次下跌开始于2014年,2014年世界大宗货物价格狂跌,尤其是原油,大家对于经济的预期还是非常差,虽然经济危机已经计入了第六个年头,经济依旧被看衰,所以也直观的体现在了广交会的人数上。

数量不重要,质量才重要,来报道的这帮人都是哪里人?会不会都是我们的非洲难民兄弟?

再来一个表格:

表二:各大洲采购商与会人数统计
国家/地区 与会人数

(121届)

与会人数(122届) 占总人数比

(121届)

占总人数比

(122届)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届)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届)
亚洲 112,314 106,565 57.16% 55.52% 5.50% 1.70%
欧洲 32,664 36,847 16.62% 19.20% 0.0497% 4.21%
美洲 29,998 27,861 15.27% 14.51% 9.60% 6.37%
非洲 15,085 14,381 7.68% 7.48% 3.72% 4.48%
大洋洲 6,429 6,296 3.27% 3.28% 5.36% 12.33%

似乎跟大家想的不一样哦,欧洲美洲大洋洲人数都在增加,尤其是大洋洲,居然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要知道大洋洲可是有钱人的聚集地,质量是好了还是差了你能判断吗?

看来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让中澳贸易进入蜜月期。

看完洲,再看一下国家:

表三:与会人数前十名的国家排名
国家 121届排名 122届排名
中国香港 1 1
美国 2 2
印度 3 4
中国台湾 4 7
泰国 5 3
韩国 6 5
俄罗斯 7 6
马来西亚 8 9
澳大利亚 9 10
日本 10 8

美国在中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似乎不需要多作解释,中国香港这个客户群体我们需要分析一下。

中国香港的参展人数从进入2000年就一直居高不下,在最开始是信息差和语言优势,催生了大量的香港中间商,他们在贸易中并不能提供什么额外的服务,只是一手捏着供应商,一手捏着客户,隔断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类客户群体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某些大型公司的采购办事处,采购代理,这些公司往往采购体系完善,采购产品比较多样化,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要,所以生存了下来。

还有一个数据非常有意思,就是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报道人数,84445人,居然只比去年秋交会增长了3.48%,很奇怪,理论上来讲中国一直强调的一带一路会带来大规模的采购需求,可是却没有及时的反映到广交会上,是产品不符?还是这些国家贸易机制还不成熟?还是语言的问题?

从这个数据来看,这些市场大有可为啊。

很多人讲了,广交会上客户质量越来越差了,所以看起来人数增长意义不大。

首先,我不知道客户质量如何评价,但是有一点是需要表达清楚的,就是采购商的链条在往后端延伸,以前广交会上来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批发商,渠道商,而这届展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了来了很多零售商,而且这些零售商规模都不大,不具备任何大批量采购的实力和可能性,利贸咨询所辅导的公司摊位就来了很多这样的零售商,可能连基本的MOQ都达不到,但是趋势不可逆转,我已经在数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个观念,小B端,主战场,大生意!

当然,这届广交会还是来了不少巨头,看看下面这段数据吧:

 

似乎还是有很多大企业的。

所以,大家对广交会有没有些许改观呢?

最后,给大家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字:

与会超过10次的采购商有50036人;

与会超过15次的采购商有36597人。

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外贸人讲,参加展会的那帮人都认识了,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人,老狐狸;他们要是买,早就买了,找他们聊也没有用。

前半句我非常认同,但是后半句完全是自我设限,因为2017年的春交会和秋交会,利贸咨询在辅导参会企业的时候,重点为这些客户设置了策略,既然这些客户几乎年年来,说明他们需求还是比较明确的,一定要攻下山头,无非就是他们第一,有比较好的供应商,第二,比较老练油滑罢了。

针对这两点,只要找到合适的策略就好了,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我们绝大部分客户都拿到了一些样品单或者试订单。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
5 年 前

分析的好到位,也说的有道理,希望参会的同行或是非同行们,不要拿着老板的钱当白纸,来了是要想办法成交的,就不要像是在办公室一样,玩手机了

加速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