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炸弹】最有效最全面的企业内部培训标准化体系(五)

基本素质五:情绪管理

把这个素质放在第五个部分,并不代表这个不重要。

相反,这个素质可能才是最具有决定性的。

因为情绪管理是操作系统,而其他的所有素质都是Apps,操作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s就会失灵。

什么是情绪管理?

实际上也就是管理情绪。

说的再透彻一点,是管理舒适区遇到冲击的时候一个人所作出的应激反应。

情绪管理原理

每个人都会因为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而形成舒适区,大家都会希望自己永远置身于舒适区中,但是,外部环境总是会有各种冲击,当遭受到冲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做出应激反应,有的是正情绪反应,有的却是负情绪反应。

一直有一句老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我认为这句话不准确,应该说,舒适区遭受冲击的时候所作出的应激反应才决定命运。

利贸咨询在服务推进过程中,不断的受到被服务人员情绪管理能力欠缺的阻滞,因为我们在倡导工作模式的转变,简单工作的真正落地,简单工作的精细化,这种改变极大的冲击了很大一部分业务人员的舒适区。

这个时候,负面情绪就出来了,抵制,拒绝,对抗,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落地,老板投入项目就是为了见成效,不落地怎么会有成效呢。

没办法,只能去做一些我们原本很讨厌的事情——洗脑。

其实无论如何这些工作都不应该是我们的工作,因为老板引入项目,老板应该做好心理辅导,但是无奈,绝大部分老板都是业务出身的实战派,自己干利利索索,让别人干束手无策。

我们在深圳有两个项目,都是夫妻档,都是老婆管销售,老公管全局,在一开始定位的时候,肯定是女方负责项目的推进和落地。

结果全部出现问题,对于基础素质部分完全不重视,一门心思要这个方法,那个技巧,尤其是自己从来没听过的技巧。

在她们心里,认为之所以自己做得不好,是因为自己懂得不够多,知道的不够多。

男方有着清晰的思维,但是夫妻档企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沟通不畅,如果是普通的合伙人关系,还能平心静气的探讨,夫妻之间,几句话就会争论起来,甚至吵起来。

这个时候,情绪管理能力的差别出来了,其中的一家公司在不断的争论后,形成了一个决议,男方开始主抓落地,女方做出妥协,四个月没有落地,没有成效的培训,从10月底开始发挥威力,一个半月时间,几乎每一个业务员都用培训的体系迅速拿下订单。

今天上门的时候才知道,男老板连续跟自己的员工开了六次会,跟每一个员工都谈了很多次,员工才改变态度。

而另外一家,依旧是持续着不尴不尬的境地,项目经理无数次沟通,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我们是在探讨企业培训体系的搭建,所以,实际上是在教企业面对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员工如何应对。

第一,勿贴标签

千万不要因为员工拒绝行动就认为是他们闹事,这只是他们负面情绪的表达跟宣泄,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

一旦贴上标签,所有的沟通都会带有情绪,两种情绪的冲突会引发更严重的对抗情绪。

而且一旦贴了标签,企业就会寻求管理工具去对公司内部进行考核,这种做法只会带来情绪的爆发。

第二,频繁沟通

就如同上面的案例中所说的,男老板连续开了六次会,跟每个员工聊了很多次才解决问题,所以,当老板很累,管人很累,可是这就是老板的工作。

当员工产生情绪的时候,老板沟通不到位,就是老板的工作失职。

而且一定要频繁沟通,是因为往往一次两次的沟通根本不足以解决问题。

沟通就是聆听,表达,观察,重听取,重观察,轻表达,让大家把情绪宣泄出来,把顾虑说出来,一项项的进行解决。

第三,数据推动

因为不是每一名员工都抵制,所以,总会有人在执行,而执行一定会出现好的变化,出现好的变化的时候,一定要向大家公式数据,分享经验。

大家之所以不做,无非就是单方面的认为这种事情不会有效果,浪费时间,而成果出现,一定程度上会消除大家的顾虑。

第四,调整激励

临时性奖励和激励措施需要出台,实际利益有的时候还是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加速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